玄甲周记(12月31日)
复苏与去杠杆(七):重归常态
一、全面复苏
随着欧美新冠疫苗的接种普及,以及中国新冠疫苗的获批及全民免费,可以说,历时一年的疫情逐渐画上句话,逐渐变成人类社会中新增的流感家族中的一种。
至此,生活也将重归以往的状态,回到以往我们熟悉的节奏。
我在七月份也写过类似的周报,而低估值股票也如预期的展开一轮波澜壮阔的估值修复,从便宜到令人发指到涨的山崩地裂,部分基金甚至还当天接近涨停,而今,深度调整之后,这一幕将在2021年的初期重演。
货币政策在三季度收紧后,短期有所稳定。在货币政策彻底转向之前,我们全市场最低估值组合可以享受到最大的“水往低处流”的势能冲击,加速完成均值回归。A股港股低估值组合有望在2021年初先后完成大部分估值修复。
而低估值顺周期企业随着复苏,业绩反转动能极大,基于2020年低基数,将形成2021年极其高的同比增长,驱动市场给予溢价,在估值修复基础上,走向泡沫。
而短期受益于疫情的互联网等高估企业,今年业绩势必雪崩,则是另外一种均值回归。
二、2021年低估蓝筹大年
未来一年,市场在紧货币预期、打破刚兑和全球经济景气回升顺周期逻辑下,低估+业绩高确定性龙头企业最容易被市场验证,此类资产在中长期市场周期最稀缺,市场在2021年之后也最有可能的是走出 2017年的大蓝筹板块核心资产的逻辑。而港股也有望迎来估值加速修复。
全面注册制且信贷紧缩背景下下,大象起舞就是稀缺性蓝筹资产的表现。
未来,我们也将不断收集高性价比低估值AH标的,以此力求为投资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回报。
目前,AH估值溢价差目前撕裂程度非常大,我们在港股还能选择到一些极其便宜的标的,进一步强化组合。这是港股下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
三、去杠杆与防风险
目前我们整体的资产配置及基金持仓组合上,估值几乎全市场最低,成长性也毋庸置疑。但基于目前高企的社会杠杆及脆弱的金融体系,我们也在进一步精细化评估去杠杆的各种场景下的影响,并准备相应的预案。
短期而言,随着2021年随着经济复苏,信贷宽松导致高企的政府债务及居民杠杆如何降低,防止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机将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问题。
有了2018年下半年运动式去杠杆的经验,本次动手术是否还是杀猪刀,抑或能精细化更平稳,我们拭目以待。
但不管风险如何释放,我们都将会把握波动、调整带来的机会,进一步收揽更多高性价比资产。
四、网下打新增厚防御能力与收益
网下打新无风险套利方面,我们推出三类网下打新基金产品:
无论是新股给价值投资组合带来的收益增强,或者完全对冲后去获得新股无风险回报,都将是我们为了应对去杠杆各种场景带来的可能性冲击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当下投资人必须重视的有效防御武器。